针灸界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图文热点
    查看: 822|回复: 6

    行气活血、通络止痛——合谷穴

    [复制链接]
    发表于 2023-3-12 07:48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    【经穴含义】
    合谷穴,出自《灵枢·本输》,属手阳明大肠经,原穴,国际编号LI4。
    合,有结合、合拢的意思;谷,指的是山谷。本穴在拇指、食指相合处,就像山谷样的凹陷,所以命名为合谷。
    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,性温、量大、所处范围广,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,故为大肠经原穴。


    经穴定位
    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烧侧的中点处。


    精准取穴
    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烧侧的中点处。
    简便取穴
    拇指、食指张开,以另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对准拇、食指间指跌缘上,屈指,拇指尖所指处,按压有明显酸胀感,即为此穴。


    局部解剖
    合谷穴局部解剖有皮肤,皮下组织,第一骨间背侧肌,拇收肌。浅层分布有挠神经浅支,手背静脉网和掌背动脉;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食指挠侧动脉。


    功效作用
   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,具有疏风解表,行气活血,通络止痛的功效。
    主治病症
    1、头面五官病症:如齿痛、目赤肿痛、咽喉肿痛、扁桃体炎、牙龈炎、口疮、窄腮、鼻塞、鼻渊、鼻妞、耳聋、耳鸣、失音、流行性感冒、牙关紧闭、头痛、眩晕、小儿惊风、三叉神经痛、面神经麻痹、高血压、口眼涡斜、半身不遂等。
    2、消化系统病症:如胃痛,腹痛,痢疾,便秘,脱肛等。
    3、局部病症:如手指挛缩、臂痛等。
    4、妇科病症:如月经不调,痛经、闭经。
    5、皮肤病症:如皮肤痛痒、尊麻疹、瘾疹等。
    6、其他病症:如腰扭伤、落枕、隔肌痉挛等。
   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、三叉神经痛、近视眼、牙龈炎、牙痛、感冒、高血压、皮肤病、月经不调等。配颊车、迎香主治牙痛、面痛、面瘫;配列缺、大椎等主治感冒、头痛、发热等;配太冲主治痴狂、头痛、眩晕、高血压等;配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、痛经等。


    穴位配伍
    1、合谷穴配颊车、迎香穴,治牙痛、面痛、面瘫。
    2、合谷穴配太冲穴,治头痛、眩晕、痴狂、高血压。
    3、合谷穴配足三里穴,治疗小儿腹泻。
    4、合谷穴配大椎、列缺穴,治感冒、头疼、发热等。
    5、合谷穴配三阴交、太冲穴,治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。
    操作方法
    合谷穴是常用的保健穴位,可调节内分泌和平衡免疫系统,还能改善脾胃功能。
    1、按摩法:用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合谷穴,持续3~5分钟,可缓解头痛、牙痛等。
    2、艾灸法
    ①用艾条灸合谷穴,距离皮肤3~5cm,温和灸或雀啄灸5~10分钟,可治疗发热、头痛、咽喉肿痛等病症。
    ②隔物灸5~9壮,治恶心欲呕、腹泻、局部疮疡等。
    3、刮痧法:角刮法从上向下刮式合谷穴30~50次,力度微重,以皮肤潮红或出痧为度,可治人体发热、头痛等病症。
    4、针刺法
    毫针直刺0.5~1.0寸,或深透后溪穴。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,局部酸胀,或向指端放散。留针20分钟。可治牙痛、痛经、头痛、腰扭伤等病症。
    ②揿针埋针治疗,每次按压50~100下,每日3~5次,可留针48小时。
    5、拔罐法:可用小号的空气罐、药物罐、火罐在此穴行拔罐治疗,留罐5~10分钟,可缓解头痛、目赤肿痛、牙痛、局部掌痛等病症。


    注意事项
    1、按摩时,用力要均匀、柔和、持久,禁止暴力操作,时间不宜过长,防止皮肤损伤。
    2、针刺疗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,患者切勿自行操作。
    3、艾灸时,及时清理艾灰,防止烫伤皮肤,以局部皮肤潮红、热力渗透为度。
    4、刮痧治疗切勿暴力操作,应做到轻而不浮,重而不滞,以患者耐受为度。
    5、用揿针埋针治疗时,按压力度不宜过大,控制在0.7牛顿以下,以皮肤稍有下陷1mm为度。保持针刺周围皮肤干洁,避免潮湿,防止感染。
    6、孕妇不可擅自刺激合谷穴。
    【古籍摘要】
    1、佚名·西汉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本输》:合谷,在大指岐(qí)骨之间,为原。
    2、杨继洲·明《针灸大成·卷六》:伤寒大渴,脉浮在表,发热恶寒,头痛脊强,无汗,偏风,风疹,痂疥,小儿单乳蛾
    3、《针灸资生经》:“妇人奸娠不可刺,刺损胎气。”
    4、吴谦·清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:破伤风,风痹,筋骨疼痛,诸般头痛,水肿难产,小儿急惊风。
    5、王惟一·北宋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·卷五》:寒热疟,鼻鼽(qiú)衄(nǜ),热病汗不出,目视不明,头痛,痿痹,面肿,唇吻不收,喑(yīn)不能言,口噤不开,取合谷。
    6、《拦江赋》"无汗更将合谷补,复溜穴泻好施针"。
    7、《大成》卷八"少汗,先补合谷,次泻复溜;多汗,先泻合谷,次补复溜"。


    参考文献
    [1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,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. 腧穴名称与定位(GB/T 12346-2006)[S]. 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06.
    [2]孙国杰. 针灸学[M]. 2版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8.
    [3]解秸萍,程凯.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取穴特色技法详解[M]. 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7.
    [4]王静. 超简单快速取穴[M]. 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1.
    [5]刘乃刚. 精准取穴不出错[M]. 南京: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8.
    [6]沈雪勇. 经络腧穴学[M]. 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6.
    [7]李志刚. 随手查系列:特效穴位随手查[M]. 乌鲁木齐: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5.
    提示: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,不能替代专业诊疗。
    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    我是本文作者@岐黄天使董朱丽​。读者朋友们,欢迎关注点赞转发,关注我健康科普,还你强健体魄![作揖]


    原文地址:https://m.toutiao.com/i7182365352041480764/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——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23-3-12 07:49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每次不是扎出血就是得不到气是怎么回事呢?[捂脸]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23-3-12 07:50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,具有疏风解表,行气活血,通络止痛的功效。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23-3-12 07:50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感谢分享,转发了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23-3-12 07:51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转发了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23-3-12 07:52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23-3-12 07:52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,具有疏风解表,行气活血,通络止痛的功效。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