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经穴含义】
落枕穴,属经外奇穴,出自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。又名叉气、项强、落零五、外劳宫。
落枕穴位于手背,正对掌心劳宫穴,故名外劳宫穴。该穴是治疗睡觉时落枕的特效穴,故又名为落枕穴。
【经穴定位】
位于手背,第二、三掌骨间,指掌关节后0.5寸凹陷中。
【精准取穴】
在手背,第二、三掌骨间,掌指关节后0.5寸(指寸)凹陷中。
【简便取穴】
落枕穴位于手背上,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,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,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,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,压之有强烈痛感,即是落枕穴。
【局部解剖】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筋膜、手背深筋膜、第二骨间背侧肌与骨间掌侧肌。有桡神经浅支分布。皮肤和皮下筋膜结构松弛,富有弹性。
【功效作用】
落枕穴属经外奇穴,具有舒筋活络、和中理气、温中健脾的功效。
【主治病症】
落枕穴主治手背红肿、手指麻木、五指不能屈伸、落枕及颈椎综合征、腹泻、便溏、消化不良、小儿急慢惊风、脐风、小儿消化不良等病症。
1、运动系统病症:手背红肿、手指麻木、五指不能屈伸、落枕及颈椎综合征等。
2、消化系统病症:腹泻、便溏、消化不良等。
3、儿科病证:小儿惊风、脐风、小儿消化不良等。
现在常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、落枕、颈椎病、中风手指麻木屈伸不利等。
【穴位配伍】
1、落枕穴配养老、阿是穴,治落枕。
2、落枕穴配新设、颈部夹脊穴,治颈椎病。
3、落枕穴配足三里穴,治小儿消化不良。
4、落枕穴配外关、后溪穴,治手指麻木。
5、落枕穴配风池、太阳穴,治头痛。
6、落枕穴配阳白、颊车、承浆、四白穴,治三叉神经痛。
7、落枕穴配中渚穴,治急性腰扭伤。
【古籍摘要】
1、池澄清.近代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:“外劳宫,奇穴。手背中央。针二至三分,灸三壮。主治掌指麻痹、五指不能屈伸、小儿脐风,亦治手背红肿发痛。”
2、龚廷贤·明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:“外劳宫,在指下,正对掌心是穴。治粪白不变,五谷不消,肚腹泄泻。”
【操作方法】
1、按摩疗法
该穴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经验用穴,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。
以大拇指按揉穴位,用力由轻到重,保持重按10~15分钟,在按摩穴位的过程中配合头颈部活动治疗落枕效果更好。先将头稍向前伸,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,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,颈部肌肉保持松弛,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,幅度由小逐渐加大,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。
5-10分钟后疼痛则可明显缓解。按摩落枕穴既能治疗落枕,又能预防颈椎病,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。
2、艾灸疗法:
①用艾条距离皮肤3~5cm,温和灸落枕穴15~20分钟,每日一次,可温中健脾,治腹泻、便溏、小儿急性或慢性惊风、脐风、小儿消化不良等病症。
②艾柱灸或隔物灸该穴5~7壮,每日一次,7次一个疗程。
3、刮痧疗法
用角刮法刮拭落枕穴,每次刮拭30~50下,隔日一次。可通经活络治手指屈伸不利,手背肿痛等病症。
4、针刺疗法
①用毫针直刺落枕穴0.5-0.8寸,留针20~30分钟或温针灸3~5壮。可以治疗落枕、颈椎病、手指屈伸不利等。
②揿针埋针治疗,每次按压50~100下,每日3~5次,可留针48小时。
【注意事项】
1、穴位按摩时,按压力度宜稍大,用力要均匀、柔和、持久,禁止暴力操作。
2、针刺治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,患者切勿自行操作。
3、艾灸时,及时清理艾灰,防止烫伤皮肤,以局部皮肤潮红、热力渗透为度。
4、刮痧切勿暴力操作,以患者耐受为度,不可强求出痧,做到轻而不浮,重而不滞。
5、按压揿针力度不宜过大,以皮肤稍有下陷1mm为度。保持针刺周围皮肤干洁,避免潮湿,防止感染。
6、简便取穴的方法只适合日常按摩、拔罐、艾灸等养生防病时运用。疾病的治疗,则需要使用精准取穴。
【参考文献 】
[1] 孙国杰.针灸学.2版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8.
[2]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,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.腧穴主治(GB/T30233-2013)[S].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06.
[3] 赵吉平,李瑛.针灸学[M].3版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6.
[4] 世界卫生组织(西太平洋地区).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灸经穴定位(西太平洋地区)[M].黄龙祥,胡卫国,胡骁维,等译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7.
[5] 潘文,针灸甲乙经语译及腧穴临证实录[M],北京:中医古籍出版社,2018.
[6] 沈雪勇.经络腧穴学.第4版[M].北京.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6.
[7] 刘乃刚.精准取穴不出错. 南京: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8.
提示: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,不能替代专业诊疗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原文地址:https://m.toutiao.com/i7201734709267776058/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