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界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图文热点
    查看: 1845|回复: 11

    小儿脾虚食疗方及推拿疗法(附动图)

    [复制链接]
    发表于 2018-5-5 09:09:5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中医认为,小儿体禀少阳,“小儿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;肝常有余,脾常不足;心常有余,肺常不足,肾常不足”。“脾常不足”,也就是常说的脾胃虚寒。

   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合理、不规律、过食生冷食物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某些疾病(如慢性肺炎等)引起。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(花斑),头发稀疏,消瘦,指甲脆薄、有白点,脐周经常疼痛、时轻时重。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,还有大便次数多、量大,食后即拉等表现;脾胃虚弱偏内热的患儿常食欲不佳、大便干(2~3天大便1次)。中医里有很多良方,对于调理儿童脾胃虚弱问题,都能起到一定的功效。

    小儿脾胃虚弱的症状表现

    1.腹胀,腹痛,大便有不消化物或奶瓣味,气味臭秽。

    2.食欲不振,饮食量比平时明显减少,对平时爱吃的食物也不感兴趣。

    3.舌苔白厚,口中有酸腐味。

    4.面色发黄,眼白有蓝斑,手足心热,精神活动差,爱发脾气,常哭闹。

    小儿脾胃虚弱的调理

    1、首先要安抚宝宝消除紧张情绪

    2、饮食应调整,给予流食、半流食。软的清淡易消化食物,必要时停1-2餐。可以给宝宝煮山药小米粥,莲子山药粥,消食健脾粥(莲子,芡实,炒麦芽扁豆各15克,焦山楂10克,神曲4克加适量水煮半小时,去渣后加米煮粥,煮好后加白糖。趁温热吃)

    3、呕吐次数多的宝宝应口服补液盐纠正水电解质平衡,有脱水症及时去医院。

    4、宝宝家长养成科学的喂养方法,不追,不填,不恐吓,不许愿,适时适量。

    5、给宝宝及时增减衣物,更要注意腹部保暖。预防宝宝胃痛,肠痉挛发生。

    6、宝宝生长发育非常快,要供给他合理营养及平衡的膳食。要具备四条:种类齐全;数量适宜;比例均衡;无毒无害。六种人体所需营养要素俱全(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、水和膳食纤维)。婴幼儿饮食宜软、碎、新鲜,忌油腻、煎炸及辛辣。如粥、面条、混沌、蛋羹、肉末鱼肉松等,要选优质蛋白。三岁以上的宝宝,牙齿发育较健全,按营养合理搭配做各种美味佳肴。宝宝的食品要求色、香、味、形俱全。

    脾胃虚弱患儿 对症选对方剂和食疗

    莲子山药粥:

    莲子30克,山药80克,粳米50克。将莲子去心,与山药、粳米、水共煮粥食用。此方适用于消瘦、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患儿。

    红枣小米粥:

    红枣10个,小米30克,先将小米清洗后,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略黄,然后加红枣及水适量,用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熬成粥食用。

    麦冬沙参扁豆粥:

    沙参、麦冬各10克,扁豆15克,粳米50克。将沙参、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,用此汁液与粳米、扁豆共煮粥食用。此方适用于手足心热、大便干的脾胃虚弱患儿。

    防治小儿脾虚推拿疗法

    小儿推拿,是一种既不用吃药,也不用打针的“绿色疗法”;如果家长能恰当运用,可起到治病保健的双重目标。临床证实小儿推拿不仅能健脾和胃、调和气血、促进宝宝脾胃的消化吸收,而且能提高宝宝身体素质、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,使宝宝不易为病邪侵犯。

    具体操作方法

    1、按揉推四横纹

    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。操作时,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,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,约2~3分钟;也可推四横纹穴,将小儿四指并拢,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,推50~100次。具有调中行气,和气血,除胀满的作用。

    2、按揉推板门穴

    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。操作时,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,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,按揉板门穴。按揉时,顺、逆时针皆可;也可使用推法,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,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,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。按揉2~3分钟,推50~100次。

    3、推脾经穴

    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。操作时,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,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,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,直推小儿脾经穴,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,推50~100次,单方向直推,不宜来回推。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。

    4、腹部按摩

    小儿采取平卧位,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,在小儿腹部,以脐为中心,作圆周运动。顺大肠方向为泻,适宜大便偏干者;逆大肠方向为补,适宜大便偏稀者;一般多选择顺、逆各半,约按摩50~100次。操作时,手法不宜过重,应轻重适宜;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,应温暖。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。

    5、捏脊

    两手沿脊柱两旁,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,边捏边向前推进,自尾骶(dǐ) 部开始,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(一般捏到大椎穴,也可延至风府穴)。重复3–5遍后。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。捏脊能够改善血动力,血流变,提高小肠重吸收功能;捏脊可以对贫血的患儿有提高血红蛋白含量的作用。


    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6529297479865729539/

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——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18-5-5 09:10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陈姥姥建议清补脾,不知道该听谁的了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18-5-5 09:11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挺好的,按着这个方法做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18-5-5 09:11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好涨知识了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18-5-5 09:12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不错,点赞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18-5-5 09:12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这样的文章多发布,有图,有手法,太赞了。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18-5-5 09:13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要多久才能看到效果?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18-5-5 09:13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[赞][赞][赞]有娃的都来看看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18-5-5 09:14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收藏了,图文并茂,易看懂。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发表于 2018-5-5 09:15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赞一个
    针灸界:学术.人脉.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,网址:ACUP.CC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